本站訊?7月21—27日,來自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定點幫扶縣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的25名初中生和老師走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現場開展研學活動,探尋“大國重器”的科技密碼與時代價值。
研學團先后參觀了陶岔渠首樞紐工程、肖樓分水口、湍河渡槽工程、穿黃工程等南水北調中線標志性節點工程。踏上陶岔渠首大壩,學生們發出陣陣驚嘆:“太壯觀了,難以想象建設者們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特別是聆聽了南水北調移民搬遷的感人故事后,研學團員為南水北調移民群眾的奉獻精神動容。站在穿黃工程觀景臺上,研學團員一邊眺望奔騰的黃河水和穿黃北岸的輸水隧洞出口,一邊仔細聆聽穿黃管理處工作人員的講解,加深了對南水北調關鍵性、控制性工程復雜技術的認識。研學團還參觀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校史館和黃河博物館,通過學習中華民族治理母親河的歷史,增強了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認識。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派駐金川縣駐村第一書記平彥超說:“教育是點燃金川未來的火種,孩子和老師們能夠走出金川,參觀和見證偉大的南水北調工程,意義非凡。從中感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會工程建設的科技偉力,將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融入內心深處,化為建設家鄉的實際行動、報效祖國的鴻鵠之志!”
作者:袁琬菁 平彥超 責編:高博